一、 活動宗旨與目標
推廣光電科普活動,透過光電科普活動,讓美濃地區新住民學童及弱勢家庭孩童了解光電科學與光電現代科技的應用。
二、 活動時間:預計於108年暑假。
三、 參加對象: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每一校20位,有五校合計100位。
四、 活動地點:高雄市美濃區五所國小的自然教室。
五、 活動實施計畫:
計畫分為光電科普闖關以及手作課程,課程為一天八小時。
1. 光電科普課程(4小時) :
透過一些簡易的科普教具,讓學童們可以看到一些常見的光電現象,再透過光電系老師及研究生的講解,來理解這些現象的成因和原理。
課程:彩色光影;3D浮空投影;雷射迷宮;水光纖;光柵煙花眼鏡;擴增實境智慧沙箱(AR sandbox)等。
2. 光電DIY動手做課程(4小時) :
(1) 立體眼鏡(或光纖樹):由光電系老師及研究生帶領學童們DIY,藉由探究與實作的過程,了解這些光電現象的原理,以及體驗光電科技最新的應用。
(2)手機顯微鏡組裝與實物觀察:由成大準備組裝材料包,帶領小朋友組裝及觀察校園及周邊的微物(如樹葉的紋路、水池中的生物或鈔票上的紋路),此活動需有照相手機或是平板。活動結束後將會致贈1台手機顯微鏡給國小,讓有興趣的學童有機會持續使用。
六、 報名方式:洽詢美濃博士學人協會
七、 活動負責人:
國立成功大學:傅永貴 教授、徐旭政 副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古錦松 助理教授
八、 主辦單位:美濃博士學人協會
九、 承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光電系 及 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