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隊宗旨及目標
本社團前身為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學會所屬「蘭嶼服務隊」,本服務隊已在蘭嶼東清村深耕服務十二年,於民國104年正式成立社團,並命名為亞洲大學「Town.美樂服務團」,社團成立宗旨是以關懷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之學童為目的。
本社團活動內容主要藉由大專青年學生社團設計之多元化健康課程,從中發揮創意、創造力、行動力與關懷服務之熱誠,提供社區部落健康照護服務,使學員將專業知識應用於生活中,並讓學員瞭解自我健康維護的重要,使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落實「全人健康照護」之理念。同時培養偏鄉離島年幼一代學童之衛生教育及五育均衡發展之觀念,以活潑快樂的教學方式,融入當地風俗文化,讓學童在寓教於樂的方式下學習成長,進而拉近城鄉差距,適當激發其愛護鄉土之情懷。並藉此機會培訓社團中之新生代幹部以向下紮根、傳承薪火。
本社團另期望藉由本校師生積極推廣衛生教育之觀念,並發揮衛生教育、關懷輔導、多元課程、健康維護及利他服務之精神,使其得以永續推展及經營。本計畫預計為期14天(109年8月10日至109年8月23日;前製日期:109年8月6日至109年8月9日;後製日期:109年8月24日至109年8月26日),於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教會舉辦「第五屆Town.美樂服務夏令營」,透過服務團隊的方式進行離島偏鄉宣導服務,以期望能達到下列之目標:
1.藉由衛生教育課程,使學童更加了解平時自我健康照護之重要性,落實「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及協助政府推動「全人健康照護」之理念精神。
2.藉由本社團之成員背景多樣性,主要由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幼兒教育、心理系及其他科系學生之專業,不僅執行健康與飲食、基本急救、家庭暴力、腸病毒、口腔保健、健康講座、拒檳、酗酒、毒品及菸害等衛生教育宣導課程,更加入情緒管理、同理心、性別平等、家庭暴力等宣導及防治目標。
3.提供學生回饋社會及從事公益服務之機會,實際體驗服務之利他精神。
4.藉由生活化課程,讓學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學習到知識的意涵,且更貼近當地的風俗民情,也藉此培養學童對於一技之長的興趣。
二、營隊成立日期
本社團前身為「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學會(所屬蘭嶼服務隊)」自民國97年成立至今服務長達十二年之久,並於民國104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社團,並命名為「亞洲大學Town.美樂服務團」,今年以「第五屆Town.美樂服務夏令營」持續服務蘭嶼東清,邁入第十三年。
三、最近3年服務過之地點
(一)106年:
1.辦理第三屆Town•美樂服務夏令營,服務地點為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活動日期為106年8月3日起至106年8月16日。
(二)107年:
1.辦理四德國小寒假育樂營-龍貓的冒險森林,服務地點為台中市霧峰區四德國小,活動時間為107年1月。
2.辦理第四屆Town•美樂服務夏令營,服務地點為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活動日期為107年8月13日起至107年8月26日。
(三)108年:
1.辦理四德國小寒假育樂營-嚕嚕米的精靈樂園,服務地點為台中市霧峰區四德國小,活動時間為108年1月。
2.辦理五福國小育樂營-跟著巴斯光年飛向宇宙,服務地點為台中市霧峰區五福國小,活動日期為108年5月。
3.辦理四德國小百周年校慶活動,服務地點為台中市霧峰區林蘭生基金會,活動時間為108年7月。
四、最近兩年服務經驗之自評及改善方法
自民國97年至民國105年本服務隊之前身已有8次離島服務經驗,改設為「亞洲大學Town.美樂服務團」後出隊四次服務活動,至今已邁入第十三年。根據本服務隊之成員招募、行前準備、企劃撰寫、教案設計、場地勘查及島上招生等過程,可以發現到本服務隊仍有幾項缺失仍可改善:
(一)當地孩童父母親普遍皆遠赴台灣本島工作,隔代教養問題嚴重,孩童們自我健康照護及課業落後問題嚴重。
(二)當地硬體資源嚴重匱乏,場地租借不易且設備器材資源不足。
(三)本校位置與服務地點(臺東縣蘭嶼鄉)距離較遠,且有許多必要教材資源需要運送,故交通費用方面較為不足。
(四)當地處理資源垃圾需消耗大量金錢以及資源,故本社團應對服務期間製造的垃圾做處理。
(五)根據以上四點缺失,本服務隊需提早與當地臺東縣蘭嶼鄉東清社區發展協會、東清國小、衛生所人員及早進行服務場地租借並與其討論當地孩童需求,以利規劃本次營隊課程,也開始實施將服務期間所製造的垃圾帶回台灣處理的行動,另外設備器材不足及交通困難的部分,則與本校學校課外活動輔導組進行討論,以改善缺失及確保服務期間服務品質及服務妥善率。
五、活動時間及地點
(一)活動時間
1.行前訓練:109年8月6日至109年8月9日,共4日。
2.服務日期:109年8月10日至109年8月23日,共14日。
(二)活動地點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教會。
六、服務對象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之國小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童,約 30 名。
七、在地服務需求分析
本社團之服務地點因地理環境的受限,屬於封閉的島嶼系統,僅倚靠部落間的交流以滿足生活互動,服務地點(東清村)為蘭嶼鄉距港口最遠之村落,資源取得相對困難,且孩童父母親普遍皆至台灣本島工作,隔代教養問題嚴重,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所需求之大量教育資源無法被充分滿足,但當地的學童們將這些限制化為優勢,在與大自然的良好互動之下,自然也較少負面次文化的產生,若在孩童時期及早接受優質教育活動及衛教宣導,可以深深影響其未來之行為與觀念。有鑑於此,本社團在歷年來的服務經驗中深切覺得,蘭嶼鄉是有服務在地生根的必要性,同時,在服務過程中當地學童及家長給予的良好回饋,亦是帶給本社團之成員繼續往前及歷年執行的動力與目標。
近年來的服務中也發現當地飽受觀光客所造成的垃圾影響,因當地必需消耗大量的金錢及資源來處理這些資源回收,故本社團響應當地「自己垃圾自己帶的」需求,每年都會將本社團在島上製造的垃圾帶回台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