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組的同學於2022年12月17日前繳交領獎申請書者,其「獎金」皆已發放完畢,請自行查帳,不再另行通知。
◎本屆競賽需要發放的獎狀、獎品數量較多,預計2023年3月左右才能寄送完畢,尚祈見諒。

◎學生組的同學於2022年12月17日前繳交領獎申請書者,其「獎金」皆已發放完畢,請自行查帳,不再另行通知。
◎本屆競賽需要發放的獎狀、獎品數量較多,預計2023年3月左右才能寄送完畢,尚祈見諒。
感謝各位「康堤盃」競賽投稿者的支持,第五屆康堤盃的審稿工作終於告一段落了。此次競賽除了維持徵集藝術設計作品之外,還增加了設計領域的論述性文章之徵稿,經過兩個多月的整理、編輯、審查,現在已公布作品類得獎名單!論文徵稿部分還在進行,請各位先進把握投稿機會!
秉持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一向鼓勵大眾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競賽組委會除原訂之獎項(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佳作獎、入選獎)外,另增加許多獎項與獎金。學生組頒發的獎金部分已超過原先比賽公告獎金、獎品金額的40萬元。增加發放獎金與獎項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給予莘莘學子、設計師與愛好藝術人士們一點鼓勵,期望你們能持續創作,未來有機會能將成果投諸社會,做出貢獻,康堤盃願與您一起進步、成長。
本屆大賽評審委員,經初審、初評、終評等程序,依提交作品的內容意涵、創意性、完整性、技術性與美學等指標,最終評選出的獲獎作品:「國中學生組」4件;「高中職學生組」52件;「大專學生組」302件;「社會組」104件。
組委會近期會透過電子郵件通知獲獎者領獎方式與注意事項,請各位獲獎作者注意查收郵件,並依規定辦理。獲獎者不須支付任何參賽費用與郵資,慎防詐騙。
特別提醒:獲獎作者的通訊地址、電話號碼如有更改,請務必在12月16日之前將最新的聯繫方式透過電子郵箱(iconti@iconti.org)告知,以確保能及時收到相關函件。公告的獲獎名單資訊或收到的獎狀若有誤植,也請以電子郵箱通知,以便即時為您更改。
特別提醒:獲獎作者的通訊地址、電話號碼如有更改,請務必在12月16日之前將最新的聯繫方式透過電子郵箱(iconti@iconti.org)告知,以確保能及時收到相關函件。公告的獲獎名單資訊或收到的獎狀若有誤植,也請以電子郵箱通知,以便即時為您更改。
【捐款】康堤捐助 國立頭城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10萬元整。 (教育儲續戶)
【捐款】康堤捐助 雲林縣土庫國民小學 1萬元整。 (教育儲續戶)
一、發行宗旨
本刊之發行為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公益活動的一部份,旨在全民健康之促進及推廣教育。
二、組織架構
1.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
2. 協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臺灣十四經絡學會、
康堤創意設計研究中心、《臺灣藝術設計年鑑》編輯部。
官方網站:https://iconti.org
三、徵稿範圍
凡與全民健康之促進及推廣教育相關之文章皆在刊登之列,包括觀念、方法、技術、策略、產業、產品、美學(如設計、藝術、音樂),乃至中西醫學常識之評介、綜論以及原創性研究論文等。
四、徵稿辦法:
1. 徵稿時程:即日起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於 2023 年 2 月中下旬通知審查結果。
2. 審查方式:由本會負責論文格式檢查,通過後由審查小組進行審查,審查小組成 員由本會聘任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組成。
3. 審查通知:論文依據審查小組的意見,由主編或協同主編決定:(1)接受,可逕予 採用刊登,無需修改;(2)修訂後接受,稍加修訂後即可採用刊登;(3)修訂後重審, 需依評審意見修正內容後重新送審;(4)拒絕刊登。
4. 審查費用:免費
5. 投稿須知:
(1)請填妥「論文投稿報名表(附件一)」,連同「論文稿件」發送到電子信箱 iconti@iconti.org,信件主旨請註明:投稿 2022 年「康堤健康促進與教育學誌」 字樣,提交的檔案請命名為「姓名+論文名稱」。
「報名表」表格可登入“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官方網站下載。
(2)投稿論文請以全文投稿,以 Word 2003 以上版本撰寫。為便於論文徵集,請一律提交電子稿件,提供之檔案一律為 PC 格式,不接受 Mac 格式。
(3)公告內容請上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網址查詢。
6. 論文撰寫格式:
(1)稿件撰寫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摘要、關鍵詞、本文及參考文獻等,格式請參閱「論文撰寫格式(附件二)」。
(2)每篇論文包括全文內容、圖、表,以 8 頁為限,超出 8 頁者將聯絡作者修改精簡,否則恕無法受理。
7. 文責版權:論文請勿一稿二投,並請授權以紙本(申請 ISBN 序號)、電子刊物及其 它方式發行。論文獲刊登者,發給論文發表證明,並致贈當期出版論文集乙冊, 謹代稿酬;若遇稿件不足或 稿件水準未達標準等因素,主辦單位保有變更活動內容細節、修改、暫停、延 期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且不另行通知。活動中若有爭議,主辦單位保有活動 最終解釋權。
五、版權說明
1、論文須為投稿者本人(或團體)原創性研究論文,如論文發生智慧財產權或版權糾紛 等,編審小組將取消其收錄資格,並由作者承擔相應後果。所有因論文引發的版權或智慧財產權糾紛概與編審小組無關。
2、論文獲刊登,即同意主辦單位享有該論文的印刷、出版(含電子出版)、推廣的權利, 且均不另予通知及致酬。
六、聯繫方式
2022 年《康堤健康促進與教育學誌》組委會
電子信箱:iconti@iconti.org
電話:0908 689955
『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於2018年2月獲臺灣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同意設立,核准字號為(中市)教社字第1070008521號。本會以關懷弱勢,營造希望工程,鼓勵學術與創意研究,推動終身學習以及促進大眾之身心健康為發展宗旨。期透過推動科技教育、創新設計、學術研討會、藝術文化、關懷弱勢等活動回饋社會。
『康堤盃』競賽自2018年起開始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五年。前四屆競賽獲得藝術與設計領域各方人士的好評與肯定,在學術、研究與產業界引發廣大迴響,累計發放獎金、獎品金額逾兩百萬元,獲獎者超過兩千餘人次。『康堤盃』的獲獎作品內容包羅萬象,相當多元,回顧歷屆作品的表現技法與水準,年年都有明顯的提升。希望『康堤盃』於藝術、文化與設計領域上,能引領潮流,邁向永續、創新與美學的目標。
『第五屆康堤盃』將延續歷屆競賽的宗旨與信念,提供對藝術、文化、設計有興趣之在校學生及社會人士一個展示創意思考、設計表達、專業交流的平臺。此外,在徵稿內容方面,今年我們將擴大徵集不同性質的作品。除了維持徵集藝術設計作品之外,將增加設計領域的論述性文章之徵稿,目的為深入設計內涵,擴大學術交流、合作與發展。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康堤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康堤創意設計研究中心、橙木設計工作室、《臺灣藝術設計年鑑》編輯部、康堤藝術與跨領域設計競賽組委會
官方網站:https://iconti.org
二、參賽對象
參賽對象為國內外在校之中學生(含國中、高中職學生)及大專生(含學士班、進修學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博士班),不限科系。本屆比賽為本基金會第五次舉辦,經組委會決議參賽對象以在校學生(含2022年應屆畢業生)為主,但歡迎對設計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共襄盛舉(社會組不設獎金,僅頒贈獎項)。
三、作品類別
原則上不限制徵件作品(或論文)主題,可參考下列類別進行投稿。
A、藝術(國畫、油畫、版畫、插畫、雕塑、陶藝、水彩、素描、書法與裝置藝術等)。
B、攝影(人、事、物與風景等)。
C、視覺傳達設計(字體、海報、包裝、品牌、影視動畫、網頁與企業形象等)。
D、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創新設計、展示設計與公共設施設計等)。
E、環境設計(建築、景觀、室內設計、空間設計與園藝設計等)。
F、時尚造形設計(服裝設計、首飾、彩妝與手工藝品等)。
G、綜合設計及其它。
四、作品(含論文)徵集細則
1、參賽作品須為作者原創,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權等相關權利,且內容須健康正面,不得冒犯各國文化或道德規範。論文類可為理論、實作等主題之論述,亦可為特定研究專題之系統性綜合評論等。論文請勿一稿二投,並請授權本基金會以紙本(申請ISBN序號)、電子刊物及其它方式發行。
2、為便於作品徵集,本屆競賽一律提交電子稿件,提供之檔案一律為PC格式,不接受Mac格式,要求如下:
(1)藝術(含設計、攝影、繪畫)及實物類作品:提交高清晰度掃描檔案或數位照片(不低於500萬像素),立體作品可提供1-8張不同視角照片(無需排版)。工業設計、建築、環境設計類可提供作品展板,展板尺寸、格式不限,能清楚表達設計理念即可。
(2)電腦製作類作品:提交電子稿件(圖片),最短邊長不小於15 cm,解析度不低於300 dpi,JPG / JPEG / GIF格式;作品每件(系列)需提供1-8張不同視角效果圖;網頁作品提交2-8個靜態頁面;影視、動畫、表演藝術類作品需按時間順序關鍵截圖3-20幅,另可提供avi, rmvb, mpg, wmv, mkv或mp4格式影片檔案。
(3)論文類:稿件撰寫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摘要、關鍵詞、本文及參考文獻等,格式請參閱「論文撰寫格式」。以全文投稿,使用Word 2003以上版本撰寫。每篇論文包括全文內容、圖、表,至多以8頁為限。
3、參賽作品提交的檔案請命名為「姓名+學校+作品類別+作品名稱」(如:林某某+國立臺灣大學+E環境+混沌建築),學校請填寫全名,勿使用簡稱(如:北商、屏科),社會組免填學校。每位作者(或團隊)之投稿作品,在同一類別中(A藝術、B攝影、C視傳、D工設、E環境、F時尚、G綜合及其它)不得超過2件,投稿上限為4件(系列)作品,每件作品作者原則上不超過3人。
4、每位作者(或團隊)需以Word文檔形式,填寫「作品登記表(或論文投稿報名表)」與「參賽人授權聲明書」。
5、投稿方式:按上述要求,使用電子郵件將「參賽作品(或論文)」、「作品登記表(或論文投稿報名表)」與「參賽人授權書聲明書」發送到電子信箱iconti@iconti.org(每件作品檔案需控制在20 MB以下;超過20 MB 或影片檔案可上傳雲端,並提供下載連結)。
6、作品徵集截止日期:2022 年9月1日,以組委會收到稿件的時間為準。獲獎名單將於2022年11月中下旬公佈,並公告領獎方式。「學生組」領獎者需檢附學生證及影本(或在學證明)。論文徵集截止日期:2022 年12月1日,於2023年2月中下旬通知審查結果。論文依據審查小組的意見,由主編或協同主編決定:(1)接受,可逕予採用刊登,無需修改;(2)修訂後接受,稍加修訂後即可採用刊登;(3)修訂後重審,需依評審意見修正內容後重新送審;(4)拒絕刊登。
7、若遇稿件不足或作品水準未達標準等因素,主辦單位保有變更活動內容細節、修改、暫停、延期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且不另行通知。活動中若有爭議,主辦單位保有活動最終解釋權。
8、活動主辦單位具有得獎作品(含論文)的重製、公開展示及不限時間、次數、方式使用之權利,且均不另予通知及致酬。
9、依稅法規定,獎項金額若超過新臺幣1,000元,須列入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得獎人須依規定填寫獎金申領書,並繳交學生證影本方可領獎。上述規定若不願意配合,則視為自動放棄得獎權利,不具得獎資格。
10、本活動獲獎者須配合提供銀行(或郵局)帳號與存簿影本,以利獎金發放;境外匯款須自付國際匯款手續費。獎項寄送僅限臺灣地區(含澎湖、金門與馬祖),若為境外寄送,須另付國際郵資。
11、參加者視同認可並接受本辦法之各項規定,如有未盡事項,主辦單位得隨時修訂並於活動網站公佈之。
五、作品(含論文)評選及獎項設置
評委會對作品進行評選,入選作品將有資格編入《臺灣藝術設計年鑑》出版或印製為相關出版品。本競賽設置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佳作獎及入選獎,並頒發獎金、獎狀或獎品。投稿本競賽不收取任何費用,參賽人數或作品水準未達標準,各獎項得以從缺,或名額互相流用;必要時得以增列獲獎名額或其它獎項,作品評選結果依評委會為準,參加者不得異議。獎項有「出版品」者,其第一作者將可獲得出版品一份。重複獲得「出版品」獎項者,僅限領取一份。出版品無法與獎金、獎品、獎狀同時寄送,待編印完成並正式發售時,再通知獲獎人領取。論文獲刊登者,發給論文發表證明,並致贈當期出版論文集一冊,謹代稿酬。
[國中學生組]
金獎 共計1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0,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銀獎 共計2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8,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銅獎 共計3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5,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優秀獎 共計5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3,000元、獎狀一幀。
佳作獎 共計10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500元、獎狀一幀。
入選獎 共計20 名,每名獎狀一幀。
[高中職學生組]
金獎 共計1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5,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銀獎 共計2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0,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銅獎 共計3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6,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優秀獎 共計15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3,000元、獎狀一幀。
佳作獎 共計20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500元、獎狀一幀。
入選獎 共計30 名,每名獎狀一幀。
[大專學生組]
金獎 共計1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5,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銀獎 共計2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0,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銅獎 共計3名,每名獎金新臺幣6,000元、獎狀一幀、出版品。
優秀獎 共計15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3,000元、獎狀一幀。
佳作獎 共計20 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500元、獎狀一幀。
入選獎 共計30 名,每名獎狀一幀。
[社會組]
金獎 共計1 名,每名獎狀一幀、獎品一份。
銀獎 共計2 名,每名獎狀一幀、獎品一份。
銅獎 共計3 名,每名獎狀一幀、獎品一份。
優秀獎 共計10名,每名獎狀一幀、獎品一份。
佳作獎 共計15名,每名獎狀一幀、獎品一份。
入選獎 共計30 名,每名獎狀一幀。
六、聯繫方式
第五屆康堤盃「康堤藝術與跨領域設計競賽」組委會
電子信箱:iconti@iconti.org
電話:0908-689955
活動相關問題請洽詢LINE:@zbf8677v
WeChat:gene5520
七、版權說明
1、參賽作品須為參賽者本人(或團體)創作的作品,如作品發生智慧財產權或版權糾紛等,組委會將取消其參展資格,並由作者承擔相應後果。所有因參展作品引發的版權或智慧財產權糾紛概與組委會無關。
2、本屆獲獎及入選的作品(含論文),活動主辦單位取得所有著作權,並享有作品的印刷、出版(含電子出版)、推廣的權利,且均不另予通知及致酬。
八、相關出版品
《臺灣藝術設計年鑑》系列叢書收錄歷屆「康堤盃」競賽的獲獎作品,每個作品皆附上作者的註解。年鑑出版的目的是引領對設計、美學、美術收藏有興趣的朋友們,進入深邃的藝術殿堂,提升文藝生活獨特非凡的品味。可網購或至各代銷據點購買,詳情請見康堤官網。
社團簡介與計畫緣起
一、社團簡介
本校醫學系成立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由於學長姐長久的努力和付出,本校於公共衛生、社區醫療等專業醫療照護領域都有相當紮實的基礎。除了定點的醫療服務外,為了更深入服務社區,醫學系系學會整合各方資源,於 2008 年 3 月成立了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醫療服務隊,使參與服務隊的同學得以學以致用、將所學運用於服務,並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發現社區需求,針對需求提供適切的照護。於 2012 年,本服務隊正式擴編為「中國醫藥大學杏服醫學服務隊」,從醫學系的系上服務隊擴大為全校性團體,帶領同學一起走出系所、踏出校園、離開舒適圈、接觸並認識各個族群與各種議題。藉由「服務」與「學習」,在服務他人的同時,拓展自己的視野、培養同理心和主動服務他人的勇氣、學會發現問題和需求,並針對所需提供最適當的幫助。最後反思服務的意義,散佈服務的種子,希望未來能在各處萌芽開花。
二、計畫緣起
自 2012 年起的寒暑假營隊期間本服務隊秉持著「長期投入」與「深入當地」的理念,於民和國中舉辦假期營隊。每次都對於之前營隊做全面性檢討,也都以學員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出新的主題與活動,不落窠臼並持續帶學員實質效益與幫助。然而在營隊短期的刺激外,我們更期望能透過長時間的陪伴與關懷來貼近當地學生,提供符合實際需求的協助。因此,本服務隊於 2018 年創立「築光課輔計畫」,透過學期間的出隊來強化與校方、學生間的連結。在與校方達成共識後,我們將以課業輔導為主軸,協助校方提升學習成績、改善學習風氣,以達縮短城鄉差距的願景。
計畫宗旨及目標
一、計畫名稱:中國醫藥大學杏服醫學服務隊 築光課輔計畫
二、計畫宗旨:
透過課業輔導、生涯探索,帶給當地學童更多對未來的想像與計畫,並拓展其視野,培養對社區的責任感,以期孩子們成長為優秀部落青年,能夠回饋家鄉,引領部落走向自主、永續發展。秉著此精神,我們尊重當地文化、體現人本關懷,提供符合當地需求的服務。
三、計畫目標:
對民和國中的學員:
(1) 配合 108 課綱素養導向教育,輔導學員各領域學習,並引導其從學習中發掘樂趣,提升學習動機。
(2) 分享時間規畫、讀書計畫安排以及學習技巧,引導學員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
(3) 透過培力教育及體驗活動增廣學員視野,並藉由互動式課程提升學員思考及表達能力。
(4) 提供學員升學及職涯發展介紹,期望孩子們在不停自我探索的過程能獲得養分,對於未來規劃有更多參考方向。
對杏服醫服隊隊員:
(1) 期許隊員在在服務過程中自我成長、拓展視野,學習如何發現問題和需求,依照需求提供最適切的幫助。
(2) 反思服務的意義,將我們看見的現況推廣給社會大眾,使當地的能見度更高,則更有機會獲得社會資源來幫助當地。